编辑推荐
推拿
《推拿》是毕飞宇首次涉足盲人题材的长篇小说。这部近十八万字的小说讲述的是一群盲人推拿师内心深处的黑暗与光明,这也是国内少有的以盲人群体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本着对盲人群体最大的尊重与理解,描述了一群盲人按摩师独特的生活,细微而彻底,真正深入到了这部分人群的心灵。小说以很小的切口入手,以一个推拿店里的一群盲人的生活为中心,去触摸属于黑暗世界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对盲人独特的生活进行了透彻、全面的把握。在这群鲜活的人群里,有野心勃勃的创业者沙复明、张宗琪,有陷入爱情为结婚发愁的王大夫、小孔,有陷入欲望和伦理纠葛中的小马,有在传奇爱情中受伤的泰来,有大胆泼辣不远千里地主动追求爱情的金嫣,有“美”的不可胜收又突然凋零的都红。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现实生活中的错位,无不表现了尊严、爱、责任、欲望在人生中的纠结与暗战,而这些人生的矛盾与挣扎在黑暗的世界里似乎显得愈发敏感、清晰与沉默。作品极度细化地将平缓与激烈、温情与残酷都共生于缓缓流淌的情节之中,凸现了多种矛盾的纠结状态
¥ 20

作 者: 毕飞宇
ISBN: 9787020068258
出版时间: 2008-09-01 00:00:00
开本: 大32

作品概述
编辑推荐
结识黑暗里的他们,反思光明中的自己毕飞宇推出国内首部以盲人群体为题材的小说《推拿》是毕飞宇继《平原》之后,时隔3年之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这部十八万字的小说讲述的是一群盲人推拿师内心深处的黑暗与光明。“盲人的人生有点类似于因特网络里头的人生,在健全人需要的时候,一个点击,盲人具体起来了;健全人一关机,盲人就自然而然的走进了虚拟空间。总之,盲人既在,又不在。盲人的人生是似是而非的人生。面对盲人,社会更像一个瞎子,盲人始终在盲区里头。”毕飞宇写《推拿》,摒弃了传统习惯中对特殊群体“自上而下的悲悯与同情”,以一个推拿店里一群盲人的生活为中心,去触摸属于黑暗世界中的每一个细节。小说的叙述非常有特色,以不同的盲人按摩师为题,以很小的切口入手,以每一个或几个不同的人物特点形成的故事作为小说的章节,作者把盲人的日常生活作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来书写。写出了残疾人的快乐、忧伤、爱情、欲望、性、野心、狂想、颓唐,打破了我们对残疾人认知的情感牢笼。在小说鲜活的人物里,有野心勃勃的创业者沙复明、张宗琪,有陷入爱情为结婚发愁的王大夫、小孔,有陷入欲望和伦理纠葛中的小马,有在传奇爱情中受伤的泰来,有大胆泼辣不远千里地主动追求爱情的金嫣,有“美”的不可胜收又突然凋零的都红。每一个故事都无不表现了尊严、爱、责任以及欲望在人生中的纠结与暗战,而这些人生的矛盾与挣扎在黑暗的世界里似乎显得愈发敏感、清晰与沉默。作品极度细化地将平缓与激烈、温情与残酷都共生于缓缓流淌的情节之中,凸现了多种矛盾的纠结状态,第一次展示了现实生活中盲人按摩师私密而真实的私人世界,展现了人们甚少了解的盲人群体的另一种人生悲喜。虽然,这部小说的主角们都是盲人,但是读完小说每个人都会扪心自问,毕飞宇仅仅是写盲人吗?那种人与人之间的无可奈何的错位,那种微妙复杂的真实情感是那样令人感触乃至震撼。作家借助于盲人之盲反映了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窘境:误解与封闭。当读者清晰小说中盲人现实生活中的错位时,就会发现个体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有多么不容易,这也是本小说在塑造了一群盲人之外的巨大意义所在。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每一次与盲人的内心交流,都是一次对自身局限的清醒认识,都是对人性理解的深刻反思,甚至是对我们需要面对的道德、社会制度、人道主义、时代特征等环境的深层思考。“通过写盲人,我最大的欣慰就是知道了自己的局限,我不会为这个痛苦。局限是恒定的,正视自身的局限对我们有帮助,有时候,也许正是我们的局限在挽救我们。”
作者简介
江苏南京人。大学毕业。1987年后历任南京特教师范学校教师,南京日报社记者。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那个夏季,那个秋天》,小说集《慌乱的指头》、《祖宗》等。短篇小说《是谁在深夜里说话》获1995年《人民文学》奖,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获1996年《小说选刊》奖、1996年全国十佳短篇小说奖、1995—1996年《小说月报》奖、首届鲁迅文学奖。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0/05/06 17: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