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黄河十四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黄河流域
《黄河十四走》是一本以画家的文化考察笔记为线索的整个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美术)图集。它的重大意义在于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14次率队考察黄河流域民间艺术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结果是前无古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演进,仅仅十几年,他们记录下大量的黄河流域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民间艺术形式今天已不复存在,绝大部分著名的老艺术家已经人亡艺死。我们今天在书里所看到的是一大批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最后的绝响。  作者杨先让和杨阳是中央美院和清华美术学院的教授,他们认为黄河流域可以说是最富有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代表性的大区域、大文化圈。这里所产生的一切民间艺术活动又必然与这里的考古史、哲学史、古代史、民俗学、民族学、艺术史等多方面的学科,在内涵和根源上密切相连。考察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很可能获得认识和打开中国其他地区民间艺术的一把钥匙。  本书文字部分根据作者数十万字原始考察笔记整理而成。14次考察的行程综述和100多个极精彩的传统民间艺术特写组成本书的基本框架,近千张反转片永久记录下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凝聚成目前为止最全面的一本关于黄河流域传统文化记载的图书,黄永玉在评价此书时写到:《黄河十四走》这一走,就好像当年梁思成、林徽因为了传统建筑的那一走,罗振玉甲骨文的那一走,叶恭绰龙门的那一走……理出文化行当一条新的脉络,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无可估量。
¥ 125

作 者: 杨先让,杨阳
ISBN: 9787506325769
出版时间: 2003-04-01 00:00:00
开本:

作品概述
编辑推荐
《黄河十四走》是一本以画家的文化考察笔记为线索的整个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美术)图集。它的重大意义在于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14次率队考察黄河流域民间艺术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结果是前无古人的。
作者简介
杨先让,一九三o年生。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人。擅长版画、中国画、油画。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中央文化馆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教授、连环画年画系副主任、民间美术系主任、教授。木刻《出圈》获1957年全国青年美展奖。作品有《渔村》、《延安组画》、《刘胡兰与六烈士》、《纪念周总理》等。出版有《杨先让木刻选集》、《杨先让彩绘选集》、《杨先让文集》。论文集《中国乡土艺术》、《黄河十四走》。杨阳:1946年生於济南定居北京,族譜上溯隋唐,65年大学本科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721]、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画院一级画师、任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中国画研究会理事,艺术监理高级工艺美术师[210038]、入室张大千大风堂-大千门人[画派档案]、《幻彩山水画》创始人、张大千艺术研究会理事、曾几十年游艺旅居欧美多国访交艺术团体、洛衫矶国际华人抽象艺术研究会顾问、水墨艺术研究会副会长,雅昌艺术、卓克艺术名家。中国北京东方收藏家协会[书画质研19-95]、山东省书画研究院[教授0331]、中国宝玉石协会[CGC-033]、《中国百杰画家》《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0/05/06 17:5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