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天香
我要研究的是,一户的大户人家,究竟是怎么败落的。我写了他们对奢华的无限追求,表现在很多细节描摹上,但我无意把他们放在道德中去进行衡量,说到底,色犬马的一切,我是喜欢的,它是道德之外的一个世界。                                           ——王安忆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至清康熙六年(1667)的上海兴起造园风气,士绅申家也随俗打造了一座“天香园”,园中种桃、制墨、养竹、垒石……天香园主人申明世的长子柯海,娶了南宋康王一脉的徐家之女小绸,感情甚笃;却因柯海又纳江南闵女儿为妾,从此小绸与柯海形同陌路。小绸与柯海胞弟镇海之妻情同姊妹,性格温厚的镇海媳妇穿针引线,弥合小绸与闵女儿之间的嫌隙,三人遂以闵女儿巧夺天工的绣艺奠定“天香园绣”名号之基。镇海性格淳厚,与世无争,妻子病逝后,镇海遁入空门。镇海之子阿潜由小绸抚养成人,娶杭州沈希昭为妻,却在一个月夜,听过“弋阳腔”之后,跟着唱曲人隐没在人海中……这是一个男人缺席而由女性立户持家的故事,究竟三代女人具备何种功夫,使香火得以延续?天香园中的“好男好女”各自经历怎样的曲折,方顿悟出生命自在花开花落的平凡幸福?《天香》的结局没有大痛苦、大悲悯,有的是大家闺秀洗尽铅华的安稳与平实,传奇不奇,过日子才是硬道理。《天香》文字婉约,情节幽深,返璞归真,浑然天成。细细品读,珠圆玉润的字里行间,启示我们看似平淡实则深刻的人生况味。生命之所以精彩,是因为懂得欣赏那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微小事物。《天香》说穿了我们最熟悉也最陌生的世故人情。
¥ 30

作 者: 王安忆
ISBN: 9787020084593
出版时间: 2011-05-01 00:00:00
开本: 大32开

作品概述
编辑推荐
 《天香》把王安忆书写上海的目光上溯了将近四百年。一贯写实的作者如何面对必须虚构的故事?读过之后,发现作者书写的晚明社会万象,大者如吏治倭患、中西交往、河道疏浚,小者如造园、制墨、书画、织绣等,无一不在往细处写、往实处写。《天香》因此携带着庞大的信息量,像从眼前滑过的晚明的“清明上河图”。有人做过统计,《天香》里涉及的各类野史杂史、笔记专著、地方县志一类旧籍“不下三百之数”,作者在写作之前所作的案头功夫可见一斑。这也许正是小说偏要把未曾谋面的生活扎扎实实往细处写、往实处写的底气所在。都说小说家同时应该是一位杂家,这其实是很高的要求,《天香》佐证了这一点。这本书用的是笨功夫,也是硬功夫。  天香园申府六代近三十人,虽然小说是从儒世、明世兄弟写起,实际上的核心人物却是他们的儿媳辈。读起来移步换景,疏影横斜,似乎散漫不拘,实际上却条条线索都朝着“天香园绣”这个核心挺进。前面大费笔墨铺陈的申府家风,柯海、镇海兄弟的性情,仿佛都是为最后妯娌三人聚首绣楼作准备。也正是因为有了这背景各不相同的三个女人聚集在了一起,“天香园绣”才得以形成。在小说中,类似的笔墨是很多的,比如写希昭,也是煞费周章,从前世渊源到性格才情,正写反写,极尽所能。只有读到后来才能恍悟:也只有希昭这样兼具性灵与才情的女子,才足以把天香园绣发扬光大,实现由技到艺的飞升。所以这本小说看似闲笔很多,其实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有评论家把《天香》与《红楼梦》做比较,这不是说要媲美红楼,而是说《天香》里运用了很多“红楼笔法”,读起来颇有“红楼”味。这在刚刚进入小说的时候,感觉尤其明显。但是,虽然都在写大家族的由盛而衰、园子里女儿们的才气性情,但《天香》的写作目的是显然不同的。申府之兴替,在《天香》里不过是一个背景,作者真正咬住不放的,始终是天香园绣的命运,是作者所“格”的绣艺的“理”:天香园绣从无到有,由技而艺,走向巅峰,然后又盛极而衰,跌落民间,却由此获得更为广袤的土壤,得以开枝散叶,遍地莲花。  《天香》书名据说得益于南宋词人王沂孙的咏物词,王安忆觉得这两字暗合格物造物的用意,又大方典丽,便用作书名,且把申家园子叫了天香园,把申家女眷的绣品叫了天香园绣。不仅书名如此,此书通篇文字皆古雅、精致。说《天香》有红楼味,最先便是从这文字上散溢出来的。在举目即是自来水般哗哗流淌的当代白话小说中,忽然读到这样一本节制、含蓄的小说,不也是一种难得的乐趣吗?
作者简介
女。祖籍福建。1970年赴安徽五河县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省徐州地区文工团(现徐州市歌舞团),1978年调任上海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编辑,1987年调任上海市作协专业作家,2004年调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为上海市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六届主席团委员,第七届副主席,全国第十届政协委员。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纪实与虚构》、《长恨歌》、《遍地枭雄》等,中篇小说《小鲍庄》、《叔叔的故事》、《我爱比尔》及《王安忆自选集》等,短篇小说若干。《本次列车终点》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小鲍庄》分获1983、199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中篇小说《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0/05/06 17: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