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路夫散文散曲集
《路夫散文散曲集》上卷《倒记年鉴》收录从1999年回溯至1980年发表在报纸杂志的散文一百三十篇;下卷《闲居余笔》收录散曲一百首。散文多是千字的小品,有人物、纪事、游记、市井短札、民族风情;散曲均为小令,有杂味、赠答、纪事。眼下充满书店高架的散曲书籍,无一不是元代的古典作品。如今以元散曲的艺术形式,写当下现实生活的作品,到目前为止,也就这一部。
¥ 48

作 者: 路夫
ISBN: 9787506368704
出版时间: 2013年4月
开本: 16开

作品概述
《路夫散文散曲集》上卷《倒记年鉴》收录从1999年回溯至1980年发表在报纸杂志的散文一百三十篇;下卷《闲居余笔》收录散曲一百首。散文多是千字的小品,有人物、纪事、游记、市井短札、民族风情;散曲均为小令,有杂味、赠答、纪事。眼下充满书店高架的散曲书籍,无一不是元代的古典作品。如今以元散曲的艺术形式,写当下现实生活的作品,到目前为止,也就这一部。
编辑推荐
严谨和巧妙的结合——读路夫的散文白崇人路夫写散文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了。他对于散文的特点有独到的见解。不少教科书和专论中都说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而他却力唱“反调”,主张神、形一致,提出:“散文的特点是严谨,无论‘形’或‘神’,都应是严谨,严谨,再严谨。”(《慈悲庵札记》)路夫就是按照自己的主张写散文的。因此,他的散文严谨精练,形神集中,甚至有时过于求工而嫌刻板了。这和他的人品甚为相近。真是“文如其人”。路夫写了大量的散文,大都简洁明快,热烈真诚,有很强的感染力。路夫常说,我是普通人,我最关心普通人,也最爱写普通人。热情服务的售货员(《逛菜市》)、艰苦奋斗的材料员(《北钢速写》)、辛勤劳作的农艺师(《冬日耘翠》)、助人为乐的汽车司机(《小胡子》)、坚持原则驻联营厂代表(《小吃琵琶虾》)、天真可爱的傣族少女(《泼水节拾零》)……都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熠熠闪光。他是饱蘸炽热的感情去赞美那些在改革开放中的普通劳动者。请看他散文中的人物:有半鬓斑白的主妇,刚刚买过几样小菜儿,回首看到酱缸,自言自语道:“哟!说是买点黄酱,忘记带家伙儿了。”没料到售货员会搭腔:“这儿有。”她转身从货架上取出一只蓝白花小瓷碗(《逛菜市》)。防疫站的人索要两箱啤酒,让他交款,又说有意大利外宾,品尝品尝。无论怎么说,陶公仍坚持要他交款。那人耍出光棍嘴脸:“我开单子取样化验!”陶公无可奈何只好给人家将啤酒白拿走。他吞不下这口窝囊气,于是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写信揭发了防疫站姓陈的告状信,一件是递上辞去技术科长的辞职书(《小吃琵琶虾》)。没有议论,没有渲染,而是抓住人物的一言一行,用朴实的白描手法,便将这些平凡人物的高尚品德和美好心性和盘托出。写得实实在在,真切动人。路夫就是在我们司空见惯的“芸芸众生”的劳动、工作、生活的大海里去寻觅珍宝。这珍宝则是人民大众纯洁美好的心灵。路夫热爱生活。他兴趣广泛,对事物体察入微,往往从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事物的变化及其深刻内蕴。《冷热之间》原来刊登在《北京日报》副刊,后被《人民日报》视为“佳作”而转载。此文叙述了玉渊潭公园一个“冷饮部”在冬季里被冷落了,一天作者突然发现原来招牌上的“冷”字被改成“热”字,改卖热油饼、热豆浆了。于是“热饮部”门前又热闹起来。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但却被路夫捕捉到,并得出“若所有顺时而兴背时而废的事业,都能应时顺乎人心而办,我们的事业将怎样兴旺呢”的结论,立意精深,发人深省。《市井短札21则·5》是写作者在黄山市买茶叶的故事。作者走遍几条街都没买到茶叶,最后经人指点在土产公司找到了茶叶,一级毛峰却装在粗糙的大麻袋里,售货员用斗秤“哐哐两下子”,“我的三斤茶称完了”。路夫写至此不免发出感叹:“一般没有品位的茶叶,在某地受到珍宝似的爱护;极富清香的好茶叶,在另一处却视若粪土”,给读者提出了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此外如《四季海棠》、《海边蒸蟹》、《杏思》、《柏赞》等篇也都是从日常生活出发,从细小处着眼,揭示生活的真谛,启迪读者的联想,去认识生活和对待人生。路夫的散文虽无宏大的气势,但却如生活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人民心脉上的一缕情思。这浪花能映出博大,这情思则包蕴着深意。无论写人、写事,路夫都是用简洁之笔朴朴实实地去勾勒、描述。人物写得真切、实在、可信;事情写得清晰、自然、顺畅。他本人就在人民群众之中,而不是凌驾于读者之上。所以,他的散文情真意笃,亲切感人。路夫散文对语言十分考究。就是已经见诸报刊的作品,如有不如意之处,他也用笔改过,尽管为时已晚。例如《古长城下》有一句:“一放几年”,他改为:“一放数载”。《洁白的野山花》的“人影如今依稀在我面前晃动”,则将“如今”二字删去,精练而增加了容量。可见路夫在写作时是如何绞尽脑汁去字斟句酌的。他散文的构思也遵照他的“严谨”的主张,精约简明,决无旁枝别杈。这不是说路夫的散文写得直来直去,一览无余。他的许多散文讲求构思,力求变化。例如《海边蒸蟹》写蒸蟹老人蒸蟹前后截然不同的神情态度,不但出人意料,而且意境深远。又如《四季海棠》则在平平的夹叙夹议中点明主旨,动人心弦。但这一切又能在“严谨”的统辖下进行的。将严谨与巧妙结合起来,可以说是路夫散文的一大特点吧!《文艺报》1990年1月6日
作者简介
路夫,本名周夫路,1933年生人,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1983年到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民族文学》杂志社当编辑,1994年退休。1981年12月22日《北京日报》刊载的《冷热之间》,1982年1月5日《人民日报》开辟“副刊文选”栏,选为开栏首篇佳作;《收获》1985年第6期刊载《泼水节拾零》,奠定了路夫文学的社会地位。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0/05/06 17: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