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解放的日子
作者以不同叙述视角的转换和没有修饰的朴素语言,回溯着沂河边苗家庄的革命岁月,沸腾斗争。抗击土匪的奇胜与老爷爷的死去、村庄的衰落,沂南民众抗日与爷爷的离家从戎。革命时代与父亲的少年时光同刚到来,从儿童团长的翻身解放和文化运动中成长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照耀下的解放区孩子诗人,在解放的第一个春天里去北京见到毛主席,离家工作,南下上海。小脚的老奶奶、奶奶,年幼的姑姑,她们智慧而坚韧,对生命充满渴望激情,如同千万个同样的沂蒙家庭,她们坚强地撑着没有男人的家庭,经受多少不堪回首的饥饿、寂寞、恐惧,留下对我们这些后辈无尽的深深疼爱、期待。滚滚历史变迁,多少真正英烈走过。一个沂蒙家庭的几代寻常男人、普通女性点点滴滴的幸福记忆与歉疚创伤,每一个字都令人泪水落满脸颊,揪心不已。那些亲人的音容笑貌,其实并不久远。让我们心灵经受炼狱,微笑面对着今天一切的幸福美好。
¥ 25.00

作 者: 苗长水
ISBN: 9787503322150
出版时间: 2009-9-1
开本: 16开

作品概述
作者以不同叙述视角的转换和没有修饰的朴素语言,回溯着沂河边苗家庄的革命岁月,沸腾斗争。抗击土匪的奇胜与老爷爷的死去、村庄的衰落,沂南民众抗日与爷爷的离家从戎。革命时代与父亲的少年时光同刚到来,从儿童团长的翻身解放和文化运动中成长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照耀下的解放区孩子诗人,在解放的第一个春天里去北京见到毛主席,离家工作,南下上海。
编辑推荐
波澜壮阔的中国农民的翻身史与革命史,惊世骇俗的中国女性的自由史与解放史。
作者简介
苗长水:苗长水,1953年3月生于山东沂南, 1970年入伍,历任陆军某师高炮营战士、班长、营部书记,师报道组报道员,师宣传队创作员,军区《前卫报》编辑。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调任军区创作室专业作家,军区创作室主任。文学创作一级。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自1980年代中期起,在《解放军文艺》《昆仑》《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刊物发表革命战争和部队现实生活题材中、短篇小说《冬天与夏天的区别》《染坊之子》《犁越芳冢》《战后纪事》《非凡的大姨》《御花园》等,引起文坛关注。《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文艺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多次转载选载,并被译为英文、法文出版。评论家雷达、牛玉秋、江晓天、韩瑞亭、周政保、朱向前、宋遂良、老作家李国文等多次在《文艺报》《文学评论》《文学报》《光明日报》香港《大公报》等报刊撰文评介,对苗长水的创作风格以较高评价,称其为“浮躁中的一股清风,红蝗中的一片绿地”。自80年代中期以来,共发表、出版、译为外文的作品近300余万字。1991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犁越芳冢》。1992年华艺出版社“当代中国著名军旅作家精品集第一辑”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染坊之子》。1996年明天出版社“当代军旅名家作品集”出版长篇小说《我们稍息立正》,散文评论集《心灵的种子》。1997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等待》。2002年《中国作家》与作家出版社同时发表、出版长篇报告文学《往来香港的军车》。曾获1987-198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92年度中国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庄重文文学奖”,第三届“冯牧文学奖”,《十月》文学奖,《青年文学》奖,山东省首届“齐鲁文学奖”等,多次获《解放军文艺》《时代文学》《山东文学》等优秀作品奖。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0/05/06 17: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