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文学·中英双语版2013年第一辑
为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特别策划《中国文学》丛书,遴选代表中国当代最高创作水准的名家中短篇作品,推出中英双语版,旨在全面、高质量地展示新中国的文学成就,提高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领域的地位。《中国文学·中英双语版2013年第一辑》包括的作家作品:王安忆《发廊情话》、迟子建《鬼魅丹青》、王祥夫《上边》、聂鑫森《生死之交》。
¥ 35

作 者: 王安忆 迟子建 王祥夫 聂鑫森
ISBN: 9787506370424
出版时间: 2013年8月
开本:

作品概述
为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特别策划《中国文学》丛书,遴选代表中国当代最高创作水准的名家中短篇作品,推出中英双语版,旨在全面、高质量地展示新中国的文学成就,提高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领域的地位。《中国文学·中英双语版2013年第一辑》包括的作家作品:王安忆《发廊情话》、迟子建《鬼魅丹青》、王祥夫《上边》、聂鑫森《生死之交》。
编辑推荐
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是2008年的奥运会和2010的世博会,向全世界展示了新的精神面貌。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2012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对“十二五”末的主要目标提出了量化标准,力争基本完成走出去国际布局。当今的世界,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想深入地了解中国。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各国间文学的交流也变得更加重要。但多年来,由于文化差异大,出色的中国文学译介少,中国当代的著名作家和经典作品在海外至今仍少有人知。然而,中国文学必将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文学的对外翻译变得非常重要而紧迫。可以说,中国文学的全面对外译介正呈现出蓄势待发的良好局面。本套丛书的出版发行,旨在带领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当代经典文学的面貌和价值,大规模地展示中国的文学发展成就,在全球图书出版业树立中国的地位,因此其文学价值和社会效益巨大。本套丛书从项目策划到组织实施,得到了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及中国作家协会有关领导的肯定与支持。该项目与外文局直属的新世界出版社合作。
作者简介
王安忆:女。祖籍福建。1970年赴安徽五河县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省徐州地区文工团(现徐州市歌舞团),1978年调任上海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编辑,1987年调任上海市作协专业作家,2004年调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为上海市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六届主席团委员,第七届副主席,全国第十届政协委员。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纪实与虚构》、《长恨歌》、《遍地枭雄》等,中篇小说《小鲍庄》、《叔叔的故事》、《我爱比尔》及《王安忆自选集》等,短篇小说若干。《本次列车终点》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小鲍庄》分获1983、199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中篇小说《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迟子建:女。山东海阳人,生于黑龙江漠河。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协工作至今。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协副主席。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清水洗尘》、《雾月牛栏》、《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卷》、《踏着月光的行板》,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随笔自选集》等,另有《迟子建文集》(4卷)、《迟子建作品精华》(3卷),已发表文学作品500万字,出版单行本40余部。作品获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额尔古纳河右岸》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部分作品在英、法、日、意等国出版。王祥夫:男,1958生,辽宁抚顺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历任大同市大同照相馆摄影师,中共大同市委党校讲师,山西文学院专业作家,山西省作家协会理事。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大同作家协会主席、中国小品文学会会长。聂鑫森:1948年6月生于湖南湘潭。初中毕业后,1965年10月到株洲市木材公司当工人。1978年10月调《株洲日报》副刊部工作。1984年3月至1988年7月,先后毕业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毕业后仍回《株洲日报》工作至今。为中国作协会员、湖南作协副主席、株洲市文联副主席。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0/05/06 17: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