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王朝柱作品评论选
  由郑伯农、李硕儒主编的《王朝柱的作品评论集》从众多的王朝柱作品评论文章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这里,不但收有新时期活跃在论坛上的诸多不同年龄段的评论家的作品,还有曹禺、刘白羽、冯牧、胡可、赵寻、李瑛、逄先知等老泰斗、老专家的文章。王朝柱作为一个在新时期有重大影响的作家,一个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代表性人物,一个影响了民族精神的作家,值得人们对他的作品和创作道路进行深入的开掘。
¥ 39

作 者: 郑伯农 李硕儒
ISBN: 9787506371858
出版时间: 2014年1月
开本: 170*240

作品概述
由郑伯农、李硕儒主编的《王朝柱的作品评论集》从众多的王朝柱作品评论文章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这里,不但收有新时期活跃在论坛上的诸多不同年龄段的评论家的作品,还有曹禺、刘白羽、冯牧、胡可、赵寻、李瑛、逄先知等老泰斗、老专家的文章。王朝柱作为一个在新时期有重大影响的作家,一个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代表性人物,一个影响了民族精神的作家,值得人们对他的作品和创作道路进行深入的开掘。
编辑推荐
中国历史上那些代代相传的优秀作品,都是能够感动中国的。一、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能够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所感动、所记忆。二、它有助于丰富、提升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王朝柱的作品,如《长征》、《延安颂》、《解放》、《辛亥革命》等都称得上是“感动中国”的。初播就观者如潮,直到现在,有些电视台仍在陆续播放,感动了亿万观众,滋养了几代读者。他的作品不但在国内得奖,在国外也得奖。《辛亥革命》在大陆热播,在台湾也引起轰动。一个人写了二十几部长篇电视连续剧,其中相当一部分好评如潮,不但给观众带来了审美愉悦,更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现象在近来的文艺生活中是不多见的。可以说,王朝柱的作品,已经深深留在当代中国人的鉴赏记忆之中。
作者简介
郑伯农:当代文艺评论家、诗词家。1937年12月出生于福建省长乐市,1951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196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随即留校任教,并在中央戏剧学院兼课。粉碎“四人帮”后,因工作需要,先后在文化部政策研究室、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任职。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文艺报》总编辑。退休后投入诗词工作。现为中国作协全委会名誉委员,中华诗词学会驻会名誉会长,《中华诗词》主编,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名誉会长。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文艺评论集《在文艺论争中》《艺海听潮》《青史凭谁定是非》,诗词集《赠友人》《诗词与诗论》《古韵新风——郑伯农作品集》《楹联与诗联》等。李硕儒:河北丰润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58年参加工作,历任《人民日报》编剧,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晋剧团编剧,内蒙古《巴彦淖尔报》文艺编辑,化工部第十三化建公司宣传干事,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当代文学编辑室主任,编审。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红魔房”之夜》、《爱的奔逃》、《外面的世界》等。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0/05/06 17: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