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望穿秋水
《望穿秋水》讲述了过去鲜为人知的赣闽粤“盐米古道”上的一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在那封闭的年代,赣闽粤客家人聚居山区,交通闭塞,全靠人抬肩挑运输物资,形成了一条“盐米古道”。千百年来,这条古道承载着客家山区的经济命脉。在“盐米古道”上,有一个自然形成的“驿站”叫龙头圩。在它的旁边有一个风景秀丽的百家村。村里居住着从赣闽粤三省流到这里落户的客家人。刘、陈两家是这里的两个世代友好的大家族。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刘、陈两家一对青年男女恋爱,发生了被认为“伤风败俗”的事,从此演绎了刘、陈两家的世代情仇。刘家几代人以“挑脚”为生。勤劳、忠厚、热情的客家青年刘求福是穷苦脚夫的儿子。姚玉珍是抗战时期逃难到江西的广东女孩儿,被刘求福的父母收为养女。刘求福的父母心中盘算,待玉珍长大后,正式与求福结婚。求福与玉珍在一个家庭里生活了三年,他们青梅竹马,逐步由亲情发展为爱情。姚玉珍在刘家长到十一二岁,由于家境十分困难,被送给本村的富户陈百万做丫鬟使女。不料,姚玉珍十六岁时,被迫为重病中的陈百万“冲喜”,做了陈百万的“二房”。姚玉珍不从,被关了起来。后来姚玉珍获得自由之后,约刘求福到榨油坊相会,这“一夜情”便产生了爱情的结晶。不久,刘求福被国民政府抓壮丁捉去当兵,从此杳无音讯。姚玉珍则在百家村苦等求福归来。由于陈百万和他的原配夫人谭秀英几乎同时过世,年纪轻轻的姚玉珍挑起了陈家生活重担。她带领陈家的三个女儿含辛茹苦,重振家业。姚玉珍艰难地开辟财路、节衣缩食,积累了钱财买了一块地,全家人靠耕田种地挑担卖力成为了“自耕农”。不料土改时,由于得罪了土改工作队长和追求过她的农协主任,姚玉珍家被划为地主。家被抄,房被分,一家被扫地出门赶到一个破庙住,过着“另类”人的生活。她不能参加互助组合作社只能单干;没有牛耙田,只能让两个女儿当“牛”拉犁耙。她遭受苦难却乐于助人。在一次山火中,帮助邻村人扑火,却被诬为“放火烧山”,被送去劳改一年,要她“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她十岁的儿子与同伴们闲聊,被打成“反革命小集团”的组织者,被送劳教,开除学籍。姚玉珍孤儿寡母地过着艰难的日子。她没有顺从别的男人的威胁,坚守着同刘求福的“山盟海誓”,过着清苦而孤独的生活。姚玉珍的恋人刘求福也是命运坎坷。他被抓壮丁后,国民政府徐埠会战(我们称为淮海战役)失败,南京陷落。刘求福被裹挟到台湾。刘求福作为伙夫曾在金门服役。快四十岁时成了老兵,继而退役成为“荣民”,在台湾寻找生路。他开始打工替人磨豆腐,继而到花莲太鲁阁修公路,开荒,后来又被招为“工人”到香港餐馆做工,并跟随老板到西德汉堡做厨师。三十多年来,他拒绝了种种诱惑,不去逛军妓院的“军乐团”,不愿被人招赘,一直想着回原乡同恋人姚玉珍“成为眷属”。三十多年过去,刘求福已进入老年。受到当局开放“三禁”的实惠,如愿以偿地回到原乡天南县百家村探亲。这时父母已经去世,弟弟们变化很大,甚至有的不肯相认。但他终于见到了恋人姚玉珍。然而姚玉珍因为长期的压抑和受折磨,患了乳腺癌。刘求福矢志不移,决定叶落归根,同恋人“共患难”。他们共同的儿子陈贵生自学成才,经营有方,成了台资企业的副经理,并和女老板丘洁薇相恋,走到了一起。他们共同为家乡捐献了一所医院,造福故乡人民。刘求福和姚玉珍也被他们接到深圳,安度晚年。作品以这对客家儿女的凄婉爱情故事为底色,描写了赣闽粤结合部客家人聚居地的历史沧桑。以前他们遭遇的那种“无法无天”的生活成为过去,新的时代阳光照射着这个山区的土地。时代的阳光,法治施政,人们在朗朗乾坤的人文环境中,奔向小康。
¥ 48.00元

作 者: 缪俊杰
ISBN: 9787506383622
出版时间: 2016年5月
开本: 16开170*240

作品概述
《望穿秋水》讲述了过去鲜为人知的赣闽粤“盐米古道”上的一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在那封闭的年代,赣闽粤客家人聚居山区,交通闭塞,全靠人抬肩挑运输物资,形成了一条“盐米古道”。千百年来,这条古道承载着客家山区的经济命脉。在“盐米古道”上,有一个自然形成的“驿站”叫龙头圩。在它的旁边有一个风景秀丽的百家村。村里居住着从赣闽粤三省流到这里落户的客家人。刘、陈两家是这里的两个世代友好的大家族。
编辑推荐
这是一段讲述客家儿女命运,令人难忘又刻骨铭心的时代史和心灵史。从整个中华民族大义的高度,用历史的眼光描写几代东江的客家儿女颠沛流离的苦难史和他们的感情。在风云激荡年代的崎岖遭遇,几代人的恩怨情仇,伴着客家人鲜明独特的生活环境与多彩习俗,牵动着人们的心。
作者简介
缪俊杰:1936年8月生,江西定南人。195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196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研究生班。同年8月起一直在人民日报社工作。1978年1月起任文艺部副主任。1986年被评定为新闻界首批高级编辑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专家。1956年开始发表文艺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主要从事文艺评论。先后出版有《鉴赏集》《美的探索》(合作)、《文心雕龙美学》《新潮启示录》《小说大趋势》《审美的感悟与追求》《废墟上的梦》《刘廷芳传》《缪俊杰文论选》《西游漫记》《烟雨东江》《梦摘彩云——刘勰传》等近二十部著作;与冯牧同志共同主编《共和国长篇小说经典丛书》等丛书多部。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影视家协会会员。担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以及中共中央党校、云南大学等高等院校客座教授,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顾问,世界华文文学会荣誉理事等社会职务,以及“21世纪文学之星”等多项文学奖评委、编委。有《缪俊杰文学评论选》等专著及散文《常熟赋》等单篇作品获奖。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0/05/06 17: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