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黑林鼓声

这是一个关于信念与成长的故事。

丛林深处,正义与邪恶随时都在较量。被杜巴老爹收养的果,没有一天忘记是谁害死了自己的父母,他时刻关注着丛林深处的动向,终于,他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

枯树、刻有记号的竹板、神秘的鼓声……龙也很害怕,但是要为父母报仇、守护杜巴老爹的心战胜了一切。

¥

作 者: 李迪
ISBN: 978-7-5212-0379-0
出版时间: 2019年6月
开本: 32开

作品概述
杜巴老爹觉得,这个坐在客店里吃酒的黑脸大汉,虽然一声不吭,但身上却充满了杀气。 像架在树杈上的一个老鸹窝,杜巴老爹的客店坐落在贝鹿山、玛糯山和勐那森林三地交界的地方。背靠蜿蜒的青山,面向苍茫的老林,一幢被风吹歪了的尼 矮脚竹楼,立在出山进山、出林入林的必经之路上,伴着茶花鸡的啼鸣和豺狼的嗥叫,在野树的阴影里升起一缕雾似的炊烟。 这雾似的炊烟,像一面旗在风中飘摇,召唤着过路的客人。 不论是赶马帮的老哥、走亲戚的大嫂,还是跑买卖的生意人、闯林入箐的好猎手,凡路过此地的人,都要踏上木梯,在竹楼里歇个脚,喘口气。 杜巴老爹为客人摆好了编织精巧的扁圆的竹篾小凳——这个精巧的竹篾小凳,在尼人的习俗里,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欢迎;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客店里,燃着旺火。火塘边煨着清香中略带点儿苦涩气味的苦丁茶,白木饭甑里有硬得让人嚼得牙酸、但吃下去却最经时候的糯米饭团,铁锅里煮着整块儿的野猪肉和麂子马鹿肉,篾桌上摆着箐鸡干巴、酸笋子和冲天椒、青头蕈、荞巴巴蕈等各种小菜。 好喝两杯的,有杜巴老爹自己酿的混浊的苞谷酒,能让人醉得舌头打卷儿、脚踩云片儿。 因为只有一幢竹楼,在通常情况下,客店那被踩得光滑油亮的竹篾楼板上,是不留客人住宿的。 老伴儿死得早,也没有儿女,杜巴老爹像一块河底的石头,成年累月与过往的鱼儿做伴。长的,他叫老哥老弟;幼的,他叫小儿小孙;穿裙插花的,他叫嫂叫妹,就像一大家子人似的。孤独的老人从不感到寂寞,在他那粗得树皮似的黑脸上,被岁月的刀锋刻出横七竖八的纹路里,时常挤满了笑。 可是,自从几年前,勐那森林里来了一伙领头的叫窝古力的土匪,他们杀人越货、残害无辜,为了抢一块拳头大小的盐巴,可以不眨眼地用牛皮绳勒死老少五人,然后,把尸体绑上石头,沉到水塘里,并且在尸体上插一把刀。尸体腐败膨胀时,因被刀尖穿破而永远浮不出水面。 一时间,麂子马鹿饮水的水塘混浊了,长尾叶猴打秋千的开着紫花的银背藤被砍断了,连老林里潮湿阴凉的风,都夹着人血的腥味。 老人脸上的笑,不见了。 一天,他去林子里砍柴,被一群豺狗堵了道,他鸣枪驱散了豺狗,从两具被土匪用树棍从嘴里一直插进肚子里而惨死的尸体旁,救下一个挨了刀但还未断气的七八岁的小男孩儿。 “天啊!这帮土匪哪是人啊!” 杜巴老爹悲叹着,流着老泪,把孩子抱了回去。 苦命的孩子像一个头上还顶着黄花的小嫩瓜,客店的竹楼成了一片遮风挡雨的瓜叶。 孤独的老人有了伴儿。 他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果龙。 果龙喊救命的老爹叫爷爷。 山上的野枇杷在石缝儿里长,山下的茶花鸡在乱草里生;果龙从小跟着爷爷在老林深箐里闯,钻刺棵,打野物,捉蛇鼠,摸鱼虾,采蕈子,挖竹笋。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蕴含知识和智慧、勇气和力量的故事,

这样的阅读让童年的生长更有信念,更加理性,更具力量。

作者简介
李迪,北京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特约签约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早期从事儿童文学写作,作品曾荣获两届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奖,首届陈伯吹国际少年儿童文学奖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0/05/06 17:5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