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

王蒙冯骥才贾平凹刘庆邦周梅森等文坛老将推新作,坚守还是突破?

作家出版社 | 2020-03-05
分享到:

6.PNG

  这个春天,文坛老将集中发力,喜抽新芽——86岁王蒙捧出新长篇小说《笑的风》,78岁冯骥才再续《俗世奇人》,多年写乡村生活的贾平凹在第17部长篇《暂坐》里转向城市,刘庆邦再度将文学聚光灯投向黑黢矿山,周梅森继《人民的名义》后谱写姊妹篇《人民的财产》……无论是坚守擅长的现实题材继续开掘,还是从既定的写作风格版图中辟出一条新径,这群“长跑高手”深凿生活和时代的泉眼,勾连出当代中国文坛笔耕画卷中的醒目风景。这些作品即将陆续由作家出版社推出。

倾听普通人的心跳,不愿错过“小说黄金时代”

  去年底,王蒙中篇《笑的风》首发《人民文学》,后被多家杂志转载,“写完了却没放下,出现了一个在我写作史上前所未有的情况,发表后的小说又把我自己‘抓住’了。”王蒙在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他又花了两个月增写了近五万字,一次次摆弄捋理了全文,最终成为现在的“升级版”长篇。

  小说通过讲述作家傅大成的婚恋故事,以多变的视角与活泛恣肆的语言,借普通人的命运起伏盘点中国近70载风云际会,时间跨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处处饱含时代标志性信息。“《笑的风》内容多,留的余地也较多。你可以理解为是风送来的笑声,也可以说风笑了,也可能说笑乘风来,也可以说风本身是笑的。我从上一个发表的文本中,发现了那么多孕藏和潜质,那么多生长点与元素,那么多期待与可能,也还有一些可以更严密更强化更充实丰富的情节链条因果、岁月沿革节点、可调整的焦距与扫描。”

微信图片_20200301202300.jpg

  聊起挚爱的文学创作,自诩“高龄少年”的王蒙语气中透着昂扬——我们赶上了到处有戏的小说黄金时代,“许多故事等待我的修饰,等待我的投入,我必须再加一大把劲,延伸,发挥,调节,加力,砥砺,制造真正的新长篇小说。”

微信图片_20200302075959.jpg

  同样聚焦时代前沿和现实题材,作家、编剧周梅森即将推出《人民的财产》。“如果说《人民的名义》是命题作文,那么《人民的财产》是我一生最渴望写的作品。”他说。这一次,作家把洞察人性的背景从反腐现场转移到国企改革一线,小说讲述了京州一家有着80年壮阔历史的大型企业腾挪发展的故事,从中管窥转型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轨迹。

重返文学起点,新答卷带来何种新气象?

  值得一提的是,这批名家新作中,有的作家试图跳开大众熟知的写作轨迹,或是切换书写视角,冥冥中呼应了自己多年前的文学起点。

  比如,贾平凹新作《暂坐》以西安为背景,尝试呈现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下,描摹在生活中互相帮助、在心灵上彼此依偎的单身独立女性群像。“我写的多是现实生活,最早写家乡,后来扩大到整个秦岭地区,不过都绕不开农村。但我在城市生活40多年了,除了《废都》,几乎没写过城市。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高兴》不算城市题材,写的还是农民工生活,所以《暂坐》是写城市的久违新作。”

  近年来以短篇和非虚构为主的刘庆邦,重新将目光投向他文学生涯的“起源地”——煤矿题材。从事创作近50年,刘庆邦发表的第一个短篇、第一个中篇、第一部长篇小说,都离不开煤矿题材。“这与我的矿工生活经验和长期保持与煤矿的紧密联系有关。矿工生活是我文学创作的一口井,井里有我取之不尽的能源,我一直在往深里挖。”刘庆邦告诉文汇报记者,煤炭在地下埋藏得越深,纯度就越高,发热量就越大,他希望自己的小说也是这样。于是,长篇小说新作《女工绘》展现出富有时代感的画面:一批结束上山下乡知青生活的女工,走进古老沉寂的矿山,山一下子变得生机勃发,春风荡漾。她们的爱情是顽强的,如向上的生命不可遏止,压抑中的诗意,构成了后知青时代女工群像“大观园”。

  有别于此前《断层》《红煤》《黑白男女》组成的“煤矿长篇三部曲”,《女工绘》更侧重女性视角,以女矿工华春堂找对象的曲折过程为主要线索,对比性地连缀起众多女工的不同命运,有辛酸也有温暖,有命运的重压也有人性的尊严,唤醒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浓郁 “津味”跃然纸上,地域书写如何出彩

  “《俗世奇人》里这些人物个个标新立异,只好上来一个写一个,不觉间又是18篇。”谈起为何续写《俗世奇人》系列,出生在天津的冯骥才毫不吝啬对“天津这地方那些非凡的凡人”的偏爱,而“地域性格乃最深刻的地域文化,我对将它挖掘和呈现出来十分着迷”。

57.PNG

  前不久出版的《俗世奇人(叁)》,延续了“壹”“贰”的风格,18个小故事串起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奇人异士,他们强韧剽悍的性格瑕瑜互见,无不深深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文字短小精妙。光看目录“大关丁”“告县官”“崔家炮”“弹弓杨”“棒槌壶”等,冯式“津味”扑面而来。而冯骥才全新随笔集《书房一世界》则辑录70余篇精妙短文,皆以作者书房中的一物一景起兴,娓娓道来,串联起人生细节,邀请读者走进他的“心居”。“对于作家,惟有在书房里才能真实地面对世界和赤裸裸地面对自己。这里是安放自己心灵的地方,是自己精神的原点,有自己的定力。”

889.PNG

  如果说20世纪八十年代后,冯骥才、林希等以天津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市井掌故为基本故事要素,引领文坛市井写作风潮,那么第二代津味作家代表王松,则承上启下书写天津风俗文化与人性地理。他的长篇新作《烟火》从天津老城北门外“侯家后”胡同讲起,从1840年到新中国成立,时间跨度百余年,小说中拔火罐儿的老瘪、刨鸡毛掸子的王麻秆儿、狗不理包子铺的高展柜等,交织成一幅地域长卷徐徐展开。“作品琢磨透了天津风俗文化与人性物理,一切用满是津味的细节说话。”《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曾评价,从整个市井题材的创作史看,《烟火》在对世道和各种生命迹象的充分容纳之上,对人的内心之“正”的追索,是有大成气象的。而这“正”,正是透过机言巧语、穿过求生苟活、浸过世道杂味的天津人的底色和本色。

<<<<创作谈

为吾乡之奇人搭个台

冯骥才

  小说《俗世奇人》已经写了两本,缘何又写?因为这两本书为吾乡之奇人搭了一个台。再有奇人冒出,自然一个个蹦上来,都想在台上演一演自己得意的故事。这些人物个个标新立异,又执意太强,叫我不好谢绝。只好上来一个写一个,不觉间又是十八篇,于是有了这本《俗世奇人(叁)》。

  天津这地方自有特别之处,寻常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者,往往就是乡土异士和市井奇人。他们不崇尚精英,偏爱活在身边的那些非凡的凡人。这些人物的身上也就融入此地百姓集体的好恶,地域性格因之深藏其中。地域性格乃最深刻的地域文化,我对将它挖掘和呈现出来十分着迷。这是我续写本书的另一个缘故。

  一准会有人问我还会再写下去吗?写作人都是性情中人,最靠不住的是写作人的计划。写作人最好的状态是信马由缰。马,自己的性情与不期而至的灵感;缰,笔也。

  前两年写过本书的第二集,决定不再接着写了,缘何今日又把这本第三集写出来?细想起来,缘故有三:

  一是《俗世奇人》是我小说中一种特殊的写法,每篇一两个人物,依托一个巧妙的故事,故事常源自人物性格的非同寻常;而这些人物虽然性情迥异,却都有天津地域文化的共性。我喜欢天津人这种集体性格。

  二是我在《俗世奇人》写作中找到一种语言,不同于我写其他作品的语言。即在叙述语言中加入了天津人的性格元素,诙谐、机智、调侃、斗气、强梁,等等。这是《俗世奇人》独有的。我用这种独特的语言写东西很上瘾,瘾一上来,止不住时就会写。用这种语言写作时常常会禁不住笑出声来。

  三是天津这地方的市井民间,好说奇人异事。故常常会有东西惹动文学神经。我在这城市中活得岁久年长,好玩的人有趣的事听得见得太多太多。每有触动,便会记在身边构思的本子上,心血来潮时就付诸笔端。

  由此而言,会不会接着再写?不好自我预估。反正每写完一批“俗世奇人”,都渴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我们赶上了小说黄金时代

王蒙

  “高龄少年”写着,改着,发展着,感动着,等待着也急躁着,其乐何如?其笑其风是什么样子的呢?

  有幸活了八十五年多了,经历了那么多,历史、时代、社会、家国、人类、家庭、饮食、男女、风习、潮流、大事小事,辉煌渺微,青云直上,向隅而泣,喜怒哀乐,生离死别,爱怨情仇,否极泰来,乐即(不是极)生悲,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冷锅里冒热气,躺着岂止中枪。一帆风顺带来的是更大苦恼,走投无路说不定造就了一往情深,如鱼得水。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忘大发了会不会抑郁症?发达大发了也会有后患,磨磨唧唧起来您反而踏实?历史带来的故事可能是云山雾罩,也可能是一步一个脚印,越舒服您越危险,越胜利您越困难,新进展必有新挑战,新名词必有新做作。写起故事来只觉俯拾皆是,再问问有没有更多更大更妙的可能,既有如实,岂无如意?有没有更精彩的如果,有没有更动人的梦境,有没有更稀奇的平淡与更风光的大摇大摆,更深沉的回忆与更淋漓尽致的滥情,山那边老农的话,迸出火星子了没有?更疼痛的按摩与更甜蜜的伤口,更不能拒绝的召唤……你要写写写,不写出来,岂不是白活了?

  信天游里唱道:“你妈妈打你,你和你哥哥我说,为什么要把洋烟(鸦片)喝?”回答之一是,她要会写小说就好了。挨打有挨打的活法,哥哥有哥哥的道行,中枪有中枪的后续,撞彩有撞彩的理由。我们赶上了到处都有故事、天天都有情节,有人物、有抒情、有思考,有戏的小说黄金时代。

  你是写作人吗?你是小说人吗?你的记忆与回味,你的感动与清醒,你的糊涂与幽默,你的泪水与怀念,你的哭哭笑笑、笑出的眼泪与哭出的段子,总而言之,你的写小说的生活资源、经验积累,读者期待,人民青睐,对手酸涩忌妒,你的那点大神的功夫,大仙的灵气,大嗓门的不管不顾,你的思维功逻辑功逆逻辑功计算功制图功鬼马功想象功毯子功腰功臀功足尖功街舞功唱念做打还有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之功,你眼力笔力跩力抡力生杀予夺之力,你的满腹经纶,满身妙悟妙计妙词儿,用足了没有?你用完了没有?你用火了没有?你起风了没有?你沸腾了没有?你的小说对得起你的时代吗?对得起你的师长领导吗?对得起你的主编与责编,对得起你的历史你的教育,你的机遇与际遇,你的学习你的考验,你的苦难与你的幸运以及你的版税了没有?

  如果还不能说全够了,十足了,那就发力吧,再发力吧,用你的魂灵肉体生命耄耋加饕餮之力,给我写下去!

  编辑:许旸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0/05/06 17:56:55